品牌個性其實很重要
「品牌個性」是品牌建立過程中值得深入研究的一環,甚至比「品牌標語」更具影響力。然而,許多品牌主常常忽略,甚至無法理解並善用品牌個性的價值,導致品牌經營數個月後,就被市場上同質性高的競品稀釋。我們也時常遇到品牌主無法對品牌個性產生情感認同與連結,因為他們習慣將自身特質投射到品牌上,過度將個人形象與意念加諸於品牌的各種接觸點。然而,品牌應該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,思考什麼樣的個性能讓他們留下深刻印象,而不是僅僅反映品牌主的個人偏好。
品牌個性不應停留在簡報中
1.具體的品牌個性,是清晰的人格與靈魂
品牌行銷業界開始使用MBTI去描繪品牌人格與個性,無論什麼定義方法,品牌個性不能只是幾個形容詞,而應該像一個有血有肉的人,擁有獨特的語氣、風格與價值觀。
2.確保品牌個性滲透到所有接觸點
品牌個性應該體現在消費者的每一次互動中,具體落實方式包括:
– 文案與社群媒體:語調與品牌個性一致(如幽默風趣 專業權威)。
– 客戶服務:客服回應風格是否符合品牌個性?(如親切溫暖 高端冷靜)。
– 產品包裝與網站設計:視覺與體驗是否統一,展現品牌獨特性?
3.讓品牌個性保持靈活,而非機械化
品牌需要在不同平台與受眾面前靈活展現個性,但核心精神應保持一致。例如:
社群媒體可以更輕鬆有趣,但官網與正式簡報仍需專業可信。
客服回應可以帶有幽默感,但不能失去品牌的基本價值與態度。
品牌不該取悅所有人
許多品牌主害怕自己的品牌「太有個性」,擔心大眾消費者無法理解或接受。但事實上,想要做好品牌,就不能試圖迎合所有人,否則品牌將變得平淡無奇。與其追求「安全」,品牌應該更聚焦於目標客群,打造專屬於自己的鮮明個性。例如,礦泉水品牌 Liquid Death 以「重金屬風格」突破市場,雖然並非所有人都喜歡,但它成功吸引了一群死忠消費者。
品牌個性應該成為競爭力,而非包袱。 當品牌擁有鮮明個性並與消費者產生共鳴時,才能建立更深層的情感連結,成為市場中真正具有影響力的存在。